关于推进邱隘镇南片区规划调整的建议
领衔代表:卢明娟
附议代表: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邱隘镇作为鄞州重镇,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90年代曾获评“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2005年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2003年以来,邱隘镇北片区(萧甬铁路以北)抢抓东部新城开发建设历史机遇,逐步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现代化大都市形象逐渐显露,然而南片区(东环南路以西、萧甬铁路以南)受制于规划原因,逐渐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整体形象老旧不堪,开发建设进程较缓。邱隘南北片区发展的极度不平衡性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需要加以高度重视。
现状
邱隘镇南片区位于鄞州区“六大新空间”之一的中部科产城融合带,是东部新城向南衔接东钱湖的重要融合节点,共涉及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5万,其中5个村均已完成整村拆迁安置。区域内是典型的农村形象,没有任何民生项目配套,也无相应的商业配套,群众生活十分不便,整体面貌十分混乱。
该区域土地均受到宁波城市永久基本农田周边线控制,原已规划覆盖的50公顷土地,在2017年全部被调整为永久基本农地,无法使用。同时,由于多个规划分别控制,且区域内有萧甬铁路、甬台温铁路、铁路北环线等三条铁路交叉汇合;福庆路、环城南路两条城市快速路十字交汇;以及一条“同三高速”东西贯穿,使规划空间比较零碎。另外,由于92512部队3公里保护区控制,直接制约了周边的开发建设,导致南片区面貌难以更新。
二、矛盾和社会影响
一是影响全市战略布局。邱隘是宁波大都市东扩战略的主战场,已经成为宁波城市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邱隘镇南片区作为东部新城和东钱湖的过渡区域和连接枢纽,既是城市拓展的组成区,也是承接创智钱湖、打造新型产业园区的一个有效空间。然而现在南片区的发展滞后使其俨然成为了城市边缘的棚户区,与宁波名城名都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格格不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的战略布局。
二是影响产业转型升级。南片区受制于规划原因,无法进行合理的开发建设,导致产业主要“低散乱”企业为主,集中在破旧的村级集体厂房中,难以引进技术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大型企业。目前,19公顷村庄拆迁后整理出来的集体建设用地很难整合使用,27公顷土地多年前已完成农转用,亦无法进行开发建设。同时,因无法搭建农业大棚,使土地规模流转也受到很大影响。
三是群众心理落差较大。东部新城开发建设以来,邱隘镇北片区享受红利飞速发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而南片区的发展几乎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群众对此心里落差较大,渴望加快南片区发展建设的呼声很高,由此引发的信访矛盾和社会舆情比较激烈,2019年就此问题网上投诉近200条。
三、建议
邱隘南片区北连东部新城,南抵东钱湖新城,西至潘火投创中心,已成为宁波大都市东扩战略的重要拼图之一。然而与周边相比,邱隘南片区开发建设进度较缓,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低洼地,无法与其应有的战略地位相匹配。
为此,建议:
1、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站在全市的高度,加强邱隘南片区谋划。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十四五规划,优化整合土地资源,加大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制定研究邱隘南片区发展规划,打造成为“拥江揽湖”城市发展轴线上的关键节点。
2、由于近期受92512部队制约,周边3km内建设难度较大。建议在邱隘规划调整上酌情考虑、给予支持,盘活渔金村区域集体建设用地指标85亩,打造一个110亩左右的产城融合的小微工业园区,全面实现东部新城和东钱湖新城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