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四明山区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和管理的建议
领衔代表:杨茂源
四明山区旅游开发是列入宁波市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2015年,甬四明山办曾出台《四明山区域旅游发展实施细则》。作为宁波的城市绿肺,四明山区山水优美、人文荟聚,近年来已成为宁波乃至全省、上海等周边省市游客出行的目的地之一。余姚市四明山镇位于四明山腹地,与市内鄞州、奉化两区相邻,也与邻市绍兴的多个县市区相连,全镇辖区内景点众多,特别是沿S312省道浒溪线主道及相关多条支线公路沿线,自然风光、人文古村错落分布,S312省道与相关支线公路在网上被游客誉为四明山最美公路。根据规划,穿越四明山崇山峻岭变盘旋蜿蜒山道为通畅大道的四明山高速公路正在筹划之中,如果这一交通干道建设开通,将对四明山区域发展方方面面带来翻天覆地的大变样。
目前,四明山区域发展规划中明确的四明山区生态发展主旨下,山区赖以脱贫致富的种养殖业涉及水土流失与水资源污染等因素,正在逐步退出,山林可再生资源也不足以带领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发展生态旅游与休闲度假的模式日渐成为四明山区生产生活转型的机遇之一。余姚与四明山相关的数个乡镇也各施所长在生态旅游与休闲度假方面发力。
然而,事实上四明山区域的旅游开发还存在着一些无处着力的困境,由于历史原因,仅余姚四明山镇区域的旅游景点与休闲度假开发就存在着产权主体不统一、开发规划不一致、收益建设不对等,多方博弈,各唱各调的现状。如余姚四明山镇区域仅梨白公路沿线一些著名景点景区,其产权就分属不同的单位,如四明山森林公园属于国有宁波林场、6944度假酒店属于宁波市广电系统、仰天湖景区属于四明山镇等等,在短短数公里的公路沿线,本可把众多景点、酒店整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推广与深度开发,却因为资源产权不同而各自为政,不但缺乏统一的规划,而且还造成重复建设、类同定位,尤其是多处景点景区属于国有资产,在景区建设与改造中,资金投入与规划受限颇多;作为地方政府既要借旅游名胜吸引游客,又无力调度相关旅游资源,更何况整合规划建设了,且要承担交通秩序维护与疏导等日常管理,致使山区旅游热度倍增的同时,管理难度也倍增,却往往是出力而不得益。这种困惑与窘境,在四明山区域的涉及的其他区域多个乡镇景点景区相对集中地段也有体现。
四明山区域的旅游规划与实施细则虽然已出,但是,从四明山区域旅游发展大局与整体形象来说,面对上述困惑与窘境,还是有可破解之道。建议:
一、创新四明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模式,由宁波市政府牵头,对于国有资产的景区景点产权进行整合管理,可以通过成立一个四明山区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管理公司的机构把原来分散于相关部门的资产折合成股份,以旅游开发管理公司的股东形式享受分红,把旅游资源的经营权、管理权交由旅游开发管理公司,由该公司进行通盘规划、综合开发与后续运作。
二、旅游开发管理公司整合相关旅游资源后,有利于引入专业管理人员与有意向的民资进行全盘统筹规划开发,有效避免重复建设、使相邻、类同的景点景区以不同的定位呈现,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打造综合性的、完善的景区。
三、引入专业的旅游管理团队进行经营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四明山区旅游开发的整体形象,而且可以有效规避同质化竞争,推出具有四明山特色的旅游拳头产品;有利于对外开展招商引资,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服务四明山区的旅游开发。
四、随着规划中四明山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开通,以四明山区为旅游目的地的周边省市游客必然会大增,提前未雨绸缪,打造有竞争力的旅游终端产品,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管理、开发、服务团队,因此,建立这样一个统合相关旅游景点的国有产权的旅游开发公司,将为可以预期的四明山区旅游热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奠定合理开发、统筹开发的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