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标记: A








甬市监函﹝2023﹞85




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次会议

009号建议的答复


陈海燕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大电动自行车置换改革配套力度的建议》收悉,对抓好我市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等相关工作有切实的指导意义。我局专题组织研究,并商请市公安等部门共同办理。现将办理落实情况向您作一简要汇报:

电动自行车事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和谐稳定。近年来,省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2021年10月,根据省两办文件部署,我省率先启动了由市场监管、公安等18个部门参与的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工作,组建了工作专班,运用数字化改革理念,实现电动自行车全生命周期监管和综合治理现代化。期间市专班通过社会宣传引导、重点行业推动、新车登记保障、路面依法管理等梯次发力,多管齐下推动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提前淘汰置换工作。截止2022年底,全市共淘汰注销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351.73万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做法如下:

一、打好鼓励政策“组合拳”

我市有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436万辆,其中未满7年324万辆。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在公安交警、生态环保、综合执法、消防救援、商务、财政等专班成员单位的通力合作下,全面发动电动车生产经销企业、回收单位、电信企业、保险公司、公证机构等各方力量,构架具有宁波特色的“五个一点”(“企业让一点”、“回收抵一点”、“运营商惠一点”、“金融机构助一点”、“财政补一点”)提前淘汰优惠政策,其中市政府推出的2500万资金“非标车提前淘汰有礼” 消费券抽奖是全省唯一由市级财政出资的补贴政策。并设计开发了“甬e换”平台,完善流程,强化淘汰非标车池的闭环处置管理。各区(县、市)在“五个一点”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增加优惠政策,如海曙、江北、鄞州、北仑、象山、高新等地出台了补贴门店的政策,海曙、镇海、北仑、奉化、余姚、慈溪、宁海、象山、前湾等地推出多期消费券抽奖或补贴政策。北仑、慈溪等地联合商业银行推出置换优惠满减、分期手续费减免福利等。

二、宣传推广氛围浓厚

鼓励提前淘汰置换,宣传是基础。依托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宣传资源,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解读非标电动自行车提前淘汰置换相关政策,全面普及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通过制作宣传海报、科普宣传册、拉横幅、给市民朋友的一封信等,积极开展进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宣传,精准引导动员,提升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认可度。全市共制作宣传海报、小册子、环保袋、扇子等宣传用品100万份,点对点发提醒短信400多万条。宁海通过广播电台,循环播放非标电动车淘汰置换提醒,借力“一站式”高质量发展服务团,进企宣传;江北、镇海联合教育部门向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市、象山、镇海等地向机关干部发出倡议;余姚、慈溪等地利用村广播站、微信群、挨家挨户通知到位。

三、集中淘汰活动不遗余力

组织集中淘汰、团购置换活动是鼓励提前淘汰的有效途径之一。各地组织开展了形式多种的进广场、进社区、进企业、进乡镇、进机关等集中淘汰置换活动,全市累计组织集中淘汰置换活动1100余场次。北仑、鄞州设置团购置换固定点若干,引导若干主流、小众品牌进驻,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海曙基于备案非标车的主体多是农民工等群体,团购进企业进工地;慈溪因地制宜组织村级小型集中置换活动150余场,均得到群众好评。宁海等地发动大型企业组织团购专场,企业出资鼓励。

四、协同执法刚柔并济

市专班多次整合市场监管、公安、生环、商务、消防救援、综合执法等部门力量,联合开展非法改装、虚假宣传、价格欺诈、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专题或综合执法行动。全市共组织执法检查220次,检查销售门店、回收代办点2692家次,抽查电动自行车127批次,检查回收单位53家次,共发现问题200余个,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其中立案115起,已罚没款41.118万,暂停门店相应资质21家,以严厉打击电动自行车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强化对驾驶无牌、改装电动自行车、非标电动自行车的执法、劝导教育力度,以防范化解交通安全风险。今年以来,我局联合公安部门继续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强化常态整治,加强对非法改装拼装加装的检查,同时加大无牌套牌、超标电动自行车的路面查处力度,累计查处无牌套牌等违法行为2000余起,超标电动自行车违法上路、电动车无牌、改装等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省专班的统一部署,继续牵头推进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相关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强化宣传教育,引导淘汰置换。联合相关部门深入研判评估,立足“疏堵结合、积极稳妥”原则,对非标电动自行车采取综合性、人性化治理措施,确保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利用“两微一抖”等宣传平台、乡镇街道点对点宣教等形式,加强非标电动自行车危害性等方面解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引导社会公众自觉淘汰置换非标电动自行车。

(二)强化联合执法,防范安全风险。继续联合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领域执法检查,严格查处电动自行车非法加装、改装、拼装的违法行为,净化市场;同时坚持宽严相济原则,继续开展路面违法车辆整治工作,并根据地区风险评估情况适时开展专项执法,大力淘汰风险性高的非标车辆。

(三)推动市政配套设施完善,保障道路畅通。公安部门将强化对“非机动车道被侵占”等违法行为的巡查、查处力度。在现有城市道路标志标线基本完善达标的前提下,将会同交通部门强化农村公路等边远道路交通设施设置工作,以保障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通行安全畅通。并努力推动城市道路、公路非机动车道设置以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规划建设等事宜。

(四)推进保险制度改革,保障人身安全。银保监部门将积极引导辖内保险机构继续强化电动自行车保险产品宣传和创新服务。一是积极引导保险公司加强对电动自行车购买第三者保险、驾驶人险等专属保险产品的宣传引导,积极协助做好非标电动自行车的置换工作,进一步提升电动自行车的保险覆盖面。二是指导保险机构对电动自行车保险产品进行优化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优惠和便利的保险服务。



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66

(联系人:邱振杰联系电话:89189880















抄送:市人大代表人事选举工委,市督考办,市公安局

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23年6月9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