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宁海撤县建区的建议


领衔代表:王兴兵


宁海地处宁波市最南部,濒临三门湾、象山港两大港湾,接壤天台山、四明山两大山脉,县域面积18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5万。宁海资源禀赋优越,生态优势得天独厚,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并且位列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第二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有行政区划格局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社会各界要求宁海撤县设区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奉化撤市设区后,呼声更为强烈。

案据:一是助力浙江“四大”建设的迫切要求。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是浙江省“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之一,是加快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战略支撑,也是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浙江各地高质量发展必须紧抓不放的重要契机。从宁海实际来看,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沿海开发最前线,既位于浙江中部城市的中轴线,也是宁波辐射温台绍的桥头堡,还拥有全省六大湾区中的三门湾和象山港两大湾区,更处在浙江省大湾区建设重点打造的甬台温临港产业带的核心位置,而且生态优势十分明显。宁海撤县设区后,将有利于承接宁波中心城区及周边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要素转移和溢出效应,进一步串联甬金衢、温台绍,推进三门湾、象山港与杭州湾协同发展、联动发展,促进沿海区域发展有机融合,推动浙江形成全域大美格局。

二是提升宁波区域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当前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宁波在城市竞争格局中的处境并不乐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地位受到严峻挑战,集聚和辐射功能受到严重制约,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区行政区域偏小。从城市发展进程看,扩大城区范围是增强城市功能、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像浙江的杭州、金华、温州以及江苏的苏州、无锡等城市均已着手实施,尤其是与宁波唱“双城记”的杭州,在余杭、萧山设区后,发展势头为人瞩目。所以不管从宁波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地位、功能看,还是从城市发展进程看,全域都市化都是宁波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宁海撤县设区后,将极大地拓展宁波市区空间面积,提升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提高区域统筹、产业集聚、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增强宁波抢机遇、抢项目、抢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宁波在省内与副省级城市中的竞争优势。

三是促进宁海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从产业发展看,国家正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浙江省正大力发展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宁波正着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作为宁海产业基础良好,既有文具、模具、汽车及零部件等特色优势产业,也有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撤县设区后,能进入宁波都市区产业结构调整中统筹谋划、统筹布局,参与产业分工、承接产业转移,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推动资源互补、优势共塑、相互协同。从基础设施完善看,当前宁海与宁波中心城区的通勤网络尚未成型,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标准偏低,资源要素尚未实现充分共享,撤县设区后,以城市标准加强宁海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增强宁海与宁波中心城区互联互通、普惠共享水平,促进宁海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从民生改善看,撤县设区后,各项民生福利标准将与中心城区接轨,尤其是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享受更加公平,居民幸福指数必将大幅提升。

四是宁海撤县设区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一方面,当前宁海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宁海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排名第48位(根据《人民日报》发布“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2018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7%,全大市排名第三。财政总收入跨过100亿关口,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6年位居全市前列。工业总产值迈过1000亿门槛,上亿元企业达到129家。现代服务业更加活跃,2018年我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4.27亿元,增长8.9%,全市排名第三,占GDP比重40.5%。现代农业增势稳健,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5%,增速居全市第三。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率分别为52.3%40.5%;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3.45%,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9.5%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达41.6/万人,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520/万人。在宁波,是南部区域的领头羊和辐射台州、温州的桥头堡,属《宁波城市总体规划》“一核两翼”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干群基础良好。当前,宁海社会各界对撤县设区呼声比较强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撤县设区认同感较强,各级各部门对撤县设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形成基本共识。广大干部群众都能从鄞州、奉化两地建区之后的发展现状,看到撤县设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撤县设区在宁海有较为牢固的民意基础。

基于上述考虑,建议加快推进宁海撤县建区工作,推动宁海加快融入宁波都市区,实现宁海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从宁海县的区位条件以及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来看,建议按奉化的模式,采用整建制拼合式的方案,即现有的宁海县行政区划空间范围不变,仅政区类型发生变化,地域型空间转变为城市型空间,成为城市的发展空间。建议撤县设区后,名称为宁海区,新设立的宁海区管辖原宁海县的行政区域,总面积18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