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

第054号建议的主办答复


贺玉民代表:

您在市人大十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推进话剧艺术素质教育的建议》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您的建议我们作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相对于戏曲,少了设和唱腔,易于学习,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从教育系统举行的戏剧比赛品类来看,校园剧、课本剧、话剧要占戏剧总数的60%以上。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出台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和《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学校深入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市自2018年开始就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每年举办教育系统艺术节活动。艺术节活动覆盖合唱、舞蹈、美术、器乐合奏、戏剧、朗诵等比赛,其中戏剧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参加对象为全市中小学生,以学校为单位组队,比赛分设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等职业学校),搭建“校-县-市三级竞赛体系,为学生展示搭建平台比赛内容含戏曲、校园短剧、小品、课本剧、歌舞剧、音乐剧等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练,来进一步推动学校话剧的普及,通过成立各种社团或兴趣小组,开展戏曲、戏剧、话剧、校园剧等教学和表演活动,激发学生对话剧艺术的兴趣。

二、举行宁波市中小学戏曲专题音乐优质课评比活动。来自全市十个区县市和直属学校的30位教师向400余位观摩教师和1000多中小学生展示了昆剧、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川剧、甬剧、姚剧等众多戏剧品种音乐课,通过戏曲优质课评比来进一步推动艺术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

三、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市文联等部门利用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各有关单位定期进校园开展戏剧演出、讲座、培训活动,帮助学校培育校园戏曲社团,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如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牵头成立了“宁波市校园剧社联盟”,定期组织联盟单位开展戏剧研讨活动。市文联等六部门每年开展“未来之星”评选活动,发现了一批中小学戏剧好苗子。

虽然我市在戏剧进校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下一步主要做好:

一是尽快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我市中小学校美育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学生艺术实践平台,设立美育发展专项资金,开展美育师资专项培训计划,来进一步推动我市学校美育水平的提升。

二是加强学生艺术社团、特色学校建设。各中小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建立声乐、器乐、舞蹈、戏剧、绘画、书法、篆刻、设计、剪纸、摄影、陶艺、朗诵、话剧等多种门类课外艺术活动兴趣小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学生艺术社团,形成本地、本校艺术活动的特色和传统,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美育实践活动社团。每年开展市优秀学生艺术社团评选活动,对优秀学生社团给予表彰,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市级优秀学生艺术社团达400个以上。对于一些学生艺术社团工作业绩突出、特色鲜明、美育课程体系完善、美育教育普及面广的学校,挂牌市美育教育特色学校,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市级美育特色学校达200个以上,通过艺术特色学校的辐射引领,来进一步带动全市学校美育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是要多学科融合来推进话剧在校园的推广。话剧的创作、表达、展示等环节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需要跟学校的品德、语文、历史、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正如代表所反映的,还要分阶段开展教学。小学的话剧教学,主要引领孩子们在虚拟的戏剧情境中体验,同时以游戏的形式带领学生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象。初中阶段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短小剧本创作,培养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勇于尝试的精神。高中阶段,成立话剧社团,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排演小话剧或小品。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学校艺术节、区级艺术节、市级艺术节活动,通过分组别进行话剧比赛,来进一步推动话剧进校园活动开展。

四是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开展话剧进校园活动的关键是老师,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文化电旅局、市文联等部门,定期开展话剧师资培训、邀请名师讲座、高雅话剧进校园展示、聘请校外指导老师等方式,来配强师资队伍,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话剧素养。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宁波市教育局

2021年7月8日

(联系人:龚松林;电话:0574-89183403)






抄送:市人大代表人事选举工委,市政府办公厅,市文广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