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标记:A
甬江科创办函〔2024〕3号
宁波市甬江科创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014号建议的答复函
陈军浩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宁波甬江科创区建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在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甬江科创区在宁波都市核心区战略地位的建议》收悉。建议由我办主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协办。我办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并综合协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宁波甬江科创区是宁波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平台、主引擎,是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的动力源和风景画,是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市甬江科创办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省委要求、市委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宁波甬江科创区规划》《关于甬江科创区打造世界一流科创策源中心若干政策意见》《宁波甬江科创区2023年度工作要点》等目标任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明显。
一是高能级平台集聚效应逐步形成。甬江科创区以2%的面积集聚了全市43%的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35%的高等院校、近1/3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约1/3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企业研究院。
二是高水平服务设施体系加速构建。推动形成以甬江为轴心的科教设施、城市运行和公共服务体系,医疗、教育、商业等城市配套不断完善,已集聚全市31%的市级人才、41%的省级人才、43%的国家级人才。
三是高效互联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进。坚持"片区开发建设"和"基础与服务设施先行",按照以甬江为主轴的创新带要求,打造合理布局、模式多元、衔接立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已建成过江桥梁和通道5座、快速路23.7公里、骨干路网约136公里。
2024年是宁波甬江科创区创新实干奋进年。甬江科创区将锚定"世界一流科创策源中心"的目标定位,优化"一区四港多组团"空间布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宁波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征程中彰显样板担当发挥科技创新主阵地作用。
一、强化区域发展统筹规划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邀请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智库团队,以"物理有边、创新无界"的发展理念,启动发展规划、三年行动方案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二是深化空间布局研究。会同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等部门,做好区内详细规划覆盖与更新、重点地段规划深化研究、土地要素保障支撑等工作,推进科创、产业、空间联动发展。
三是加快未来产业培育。重点突出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海洋科技等细分赛道,布局未来技术研究院、未来产业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等创新载体。
二、强化功能布局融合联动
一是加强高端创新平台打造。加强甬江科创区策源能力建设,争取更多高能级平台落户,加快甬江实验室发展,支持海洋材料、环保等领域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壮大省级重点实验室队伍。加快宁波数字孪生研究院等建设,谋划布局深海材料服役模拟等大科学装置。
二是推动研发创新能力提升。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体系化推进探索性和应用性基础研究,推动甬江科创区成为全市基础研究高地。实施"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前瞻部署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强化创新联合体建设。在甬江科创区内探索实施一批重大应用示范项目。
三、强化空间板块高效互联
一是加快打造合理布局、模式多元、衔接立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加强甬江科创区与各区域组团的快速交通联系,重点建设明海大道、坝头路西延、海江大道(原名下白沙路、清水浦路)、逸夫路、金江路、甬江大道、清泉路、兴海南路、小浃江路等道路项目,加快推进鄞州大道-福庆路(东钱湖段)二期工程建设,深化环城南路东延工程、富春江路快速路、东海大道(暂名)、通途路东延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兴海路(甬江实验室区域段)下穿隧道研究方案,根据财政保障力度及两岸开发情况,适时启动过江通道建设。
二是加快调整港口码头布局。推进甬江两岸岸线,特别是城市生产生活物资配送码头岸线进行全面梳理和规划,开展甬江沿线系统性景观和岸线利用研究,全力谋划新形势下与甬江科创区等相关规划相协调适应的,并兼顾城市物资保供运输重要功能的甬江港区调整方案。针对"城进港退"的发展趋势,强化科学引导港口企业主动改造搬迁,推动港口功能结构调整与优化,有序推进老港区城市化进程。联合属地政府合力推进港口岸线清理整治,推动核心区域货运码头"去功能化",促进甬江水域环境的整体提升。
三是加快推动危化管廊迁改工作。沿海公共管廊是推进甬江科创核心区开发建设、整合优化城市空间、释放两侧低效用地的保障。联合市工作专班,会同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等部门,进一步深化甬江科创区地下管廊研究,加快建设沿海公共管廊,有序推动现状管廊迁建至沿海公共管廊。
四、强化公服设施配套建设
一是加快构建甬江科创区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成镇海中学甬江校区,谋划新建国际学校。加快建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宁波院区,提升国际医疗服务示范单位发展水平。布局建设体育综合体,谋划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音乐厅等文化艺术交流设施。
二是塑造山水人文相融城市风貌。加强城市空间规划和管控,构建"错落有致、疏密有度、高低起伏、层次分明"的城市天际线和空间界面,谋划建设小浃江郊野公园、文胜湖公园等一批特色公园,打造以"活力蓝带"和"生态绿谷"为核心的"十字形"蓝绿交织生态廊道,形成连江通海望山的景观视廊体系。
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宁波甬江科创区建设。
宁波市甬江科创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6月6日
(联系人:魏 巍;联系电话:13884450089)
宁波市甬江科创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6月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