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提升宁波船舶LNG加注服务能力的建议
领衔代表:杨政
附议代表:
为减少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促进绿色航运发展,全球对船舶排放限制要求日益严格。由于LNG清洁高效安全的突出优势,越来越多的大型国际航行船开始使用LNG作为船舶燃料,为船舶提供LNG燃料加注服务已成为当前世界主要港口提高港航服务竞争力的标配。加快提升船舶LNG加注服务能力,对补齐宁波港航服务业短板,扩大港航服务品牌影响力,提升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助力宁波舟山港国际一流强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升宁波船舶LNG加注服务能力的必要性
为减少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2005年国际海事组织(IMO)规定,从2020年1月1日开始在全球实行“限硫令”。2018年4月13日,IMO发布了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的初步战略,要求到2030年国际航运平均CO2排放量与2008年相比减少至少40%,力争到2050年减少70%;到2050年温室气体年度总排放量与2008年相比至少减少50%。相应地,交通运输部也分别发布了《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2020年全球船用燃油限硫令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限制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促进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
1)LNG作为船舶新能源的优势
为满足日益严格的船舶排放要求,全球航运业积极寻找更加环保的替代能源。LNG作为目前少数符合绿色、经济、安全要求的船舶新燃料之一,具有以下优势:使用LNG燃料的船舶可将其船舶能效设计指数额定值和碳强度指数降低20%,将NOx排放量减少85%,将SOx和颗粒物(PM)排放量降低到可忽略的水平,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23%。同时,船舶LNG安全性也已得到了广泛证明。另外,生物LNG和合成LNG均可作为船舶“普适性”燃料,未来有望成为进一步降低船舶碳强度排放的途径。
2)国际航行船舶加注LNG燃料需求情况
LNG由于清洁、高效、安全的突出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船东公司和航运企业的青睐,全球主要的航运公司包括马士基、达飞船运等都在积极推动LNG船舶的改造和新建。据克拉克森统计,截至2022年3月,全球运营的国际LNG动力船舶(含双燃料船舶,下同)有740艘,5980万总吨;LNG动力船舶订单631艘,5463万总吨,其中2021年全球LNG动力船舶订单数量高达240艘,接近所有新造船订单的三成。另外,还有142艘船舶已在设计中预留后续安装LNG装置的位置 ( LNG-ready )。据标普普氏能源资讯预计,LNG将在未来十年内主导航运业的绿色转型,LNG消耗占比将从2021年的4.6%上升至2030年的10.7%,届时LNG动力船的数量可能超过4000艘。
依据公约规定,2025年现有船舶碳排放强度折减率为9%。若船舶保持原有的载货状态、航行速度等运行条件,则CO2排放量需减少9%。假定现有船舶使用LNG燃料来满足CO2减排要求,则LNG燃料占比需达到约36%。近几年,宁波舟山港保税燃料油加注量实现快速增长,依照LNG燃料替代占比,2025年宁波舟山港LNG燃料加注需求缺口很大。
随着国际航行船舶LNG燃料加注需求的快速增长,没有LNG燃料加注服务能力的港口将面临综合竞争力降低的局面。
二、全球主要港口及宁波船舶LNG加注服务能力现状
1)全球港口提供船舶LNG燃料加注业务的情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正在支持LNG船舶的改造和新建,并为LNG加注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实施补贴,例如新加坡、荷兰、日本、韩国等对LNG动力船舶加注予以税费优惠和减免。目前,全球约有132个港口能够为船舶提供LNG燃料加注,包括槽车加注、趸船加注、加注船加注等方式,另外59个港口正在推进LNG供气投资和运营计划。其中以新加坡港和鹿特丹港为代表,已经实现了LNG加注业务的高速增长。2021年,新加坡港船用LNG燃料加注量约5万吨;鹿特丹港船用LNG燃料加注量高达25万吨,已成为船舶LNG燃料加注世界第一大港。
2)船舶LNG燃料加注模式比较
基于当前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经验,船舶LNG加注主要有槽车加注、岸基站加注、趸船加注、船-船加注(此处仅指通过移动加注船加注)四种模式。
槽车加注 | 岸基站加注 | 趸船加注 | 船-船加注(加注船加注) | |
优点 | 机动性好;基础设施要求不高,初始投资小;操作成本低。 | 设施固定,利于风险控制;加注量大,加注效率高。 | 设施相对固定,利于风险控制;可根据需要改变船位。 | 机动性好;加注量大,加注效率高;操作灵活,可以在接收船停泊、锚泊等情况下进行加注,通常不会干扰货物/乘客的作业,可以做到同步操作,是适应性最广的LNG加注模式;可兼具支线LNG运输船。 |
缺点 | 槽车容量有限,加注量小;流量有限,加注速度慢;流量不稳定;无法做到同步操作,对涉及旅客和/或货物的船舶运营产生较大影响。 | 需要岸线资源;初始投资成本高;接收船靠泊难。 | 一般需要岸线资源;加注量小;船对船(STS)操作复杂。 | 初始投资成本高;船对船(STS)操作复杂。 |
加注地点 | 码头 | 码头 | 码头或附近水中 | 码头或锚地 |
适用范围 | 燃料舱舱容较小的内河船舶、港作拖轮、沿海工作船等小型船舶 | 航行于渠化航道的内河船舶、沿海船舶 | 航行于水位高差变化较大的内河航道的船舶 | 大型船舶、有在锚地加注需求的船舶、在码头有同步作业需求的船舶、可兼顾为岸基加注站和趸船加注站进行补液作业。 |
大型LNG动力船舶燃料加注量大,为减少靠港时间,需要考虑在锚地加注和船舶装卸货操作的同时在港加注。上述LNG加注方式中,唯有船-舶加注才能满足大型船舶需求。目前,布局船-船LNG加注已成为航运业脱碳进程中争夺国际船舶燃料加注中心、提升港航服务国际品牌的基础。
3)全球主要港口提供船-船加注LNG燃料服务情况
目前,全球通过船舶加注或趸船加注的港口有37个,其中,欧洲地区约占2/3;亚洲地区的新加坡、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4个国家的港口也已于2020年提供船-船加注业务。国内方面,以上海港、深圳港等为代表的港口企业已纷纷行动,着手布局国际LNG动力船舶船-船加注业务。2022年3月,上海港通过“海港未来”LNG加注船为停靠在洋山深水港码头的大型LNG动力集装箱轮“达飞希米”顺利加注了7000立方LNG燃料,这是我国港口首次为大型LNG动力集装箱船在装卸货作业的同时提供船-船LNG在港加注,意味着上海港成为荷兰鹿特丹港、新加坡港之后全球第三个拥有LNG燃料船-船同步加注服务能力的港口。“海港未来”LNG加注船为上港集团与申能集团合资设立的上海上港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所属,船长159.79米,型宽24米,加注能力2万立方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LNG燃料加注船。2020年6月,深圳盐田港与中国石油合作开启了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建设,合作内容包括改造、新建LNG加注船,为LNG动力船舶提供船-船加注服务。
4)宁波船舶LNG燃料加注能力情况
经了解,宁波从2020年开始提供槽罐车对船舶进行LNG燃料加注的服务,仅能满足小型LNG动力船舶的需求,这与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不相符,与全球航运中心城市建设要求存在差距。
三、对宁波船舶LNG加注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实施港航服务业补短板攻坚行动,进一步提升全球航运中心城市地位”目标任务,助力宁波港航服务高质量发展,现就加快提升宁波船舶LNG加注服务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一)谋篇布局,统筹推进宁波LNG加注业务发展
2021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已达12.24亿吨,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3108万标准箱,继续4年位居全球第三,宁波船舶LNG加注需求规模和潜力巨大。政府部门需要找准方向、科学谋划布局,把握LNG动力船舶燃料加注产业重要发展机遇期,统筹推进宁波LNG加注业务发展,引导宁波地区LNG加注站、加注船舶建设。
(二)政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
建议地方政府、港口企业加强与大型能源企业的合作,政企联动,形成合力,加快提升宁波LNG船舶加注服务能力建设。加强政策创新研究,出台改造、新造LNG加注船财政补贴、融资支持、贴息、减税等配套政策,降低船舶初期投资成本,引导企业积极参与LNG加注船队建设;在LNG库区存储、保税/退税加注、装卸货同步作业、锚地与跨港LNG加注服务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提升宁波高端港航服务品质和综合竞争力,扩大国际品牌影响力,助力宁波舟山港由“大港”向“强港”迈进。
(三)产业联动,促进共同发展
目前LNG运输加注船关键设备对国外依赖程度较高,致使造船成本居高不下。建议发挥宁波智造创新区域优势,联合科研院所、设计单位、船厂、船公司、船舶设备厂商等产业链相关方,对LNG运输加注船舶关键设备国产化开展联合技术研发,提升关键设备国产化水平,降低船舶建造和运行维护成本,促进宁波制造业“大优强、绿新高”高质量共同发展。
随着国际远洋船舶对LNG燃料加注需求的快速增长,通过船-船加注为船舶提供便捷、经济的LNG燃料在港/锚地加注服务,必将吸引更多的国际大型LNG动力船舶停靠宁波,进一步巩固宁波舟山港作为世界第一大港“硬核”地位,为宁波提升全球航运中心城市地位、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