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标记:B

鄞政函〔2021〕15号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市十五届

人大六次会议第128号建议的复函

徐玉萍代表:

您在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成立宝幢生命文化园区加快规范殡葬领域服务工作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收悉,我区进行了认真研究,并结合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协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在《建议》中指出的,殡葬服务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对各类殡葬乱象要以疏堵结合的方式加强规范管理,建设宝幢生命文化园是推进殡葬服务管理的一个有效载体。

一直以来,我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殡葬服务管理工作,面对各类殡葬乱象,实施了多轮专项整治,推进殡葬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强力整治,遏制殡葬乱象。本世纪以来,区委区政府从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出发,先后进行多轮殡葬整治活动。2001-2002年,开展了"三沿五区"野散坟墓集中整治工作,共拆除坟墓4.8万穴,平整绿化和墓地绿化24万平方米,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坟化。2006-2008年,开展第二轮殡葬整治活动,拆除各类坟墓3.6万余座,村级墓地实行封闭管理。2010-2011年,开展集中消除"青山白化"专项行动,植绿复绿150余亩。2016年,主要针对违规建坟、超标准改扩建老坟现象,累计拆除533座违规墓穴。2018年,在开展公墓乱收费专项整治的同时,对超界限超规模墓地进行全面打击,处置拆除超面积大墓、椅子墓249座,重点规范了墓地修复及服务收费等殡葬管理项目,形成了从建设到运营服务的全线专项整治体系。2021年4月,出台新一轮殡葬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召开现场推进会,刀刃向内,全力攻坚殡葬领域"青山白化"、违法违规建墓等疑难杂症,经过高压的执法整治,殡葬领域违法乱象势头得到基本遏制。

二是奋力改革,树立殡葬新风。我区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减轻群众负担为宗旨,深入推进殡葬综合改革,积极倡导殡葬领域移风易俗。身后"一件事"实现一站式集成办理。2018年以来,我区对相关殡葬服务事项进行整合优化,实现死因调查、死亡证明、火化证明、生态入葬、户口注销、待遇停发等身后事一站式集成办理。惠民政策实现全链条覆盖。我区于2012年全面实施惠民殡葬政策,对鄞州户籍及部分符合条件外来人员免费提供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寄存和入葬生态墓园服务。每年惠民殡葬政策补助约510万元。新型绿色生态殡葬实现试点推广全区30个公益性公墓均为生态墓园,墓穴尺寸符合标准,绿植覆盖率达80%。大力推进生态殡葬,已逐渐形成以生态墓园为主,海葬、树葬等六大类节地生态葬法为辅的绿色殡葬格局。五乡镇同泰嘉陵已连续15次承办全市骨灰撒海仪式。2018年我区创建省级树葬示范点,已举办五届树葬集体安放仪式。

三是合力谋划,规范殡葬发展。2020年以来,我区协调民政、资规、发改、财政等部门以及五乡、姜山等有关镇,积极开展了《鄞州区殡葬专项规划(2020-2035)》编制工作,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谋划、综合考量,对今后一段时期的殡葬事业进一步落实顶层设计、擘画发展蓝图,填补殡葬发展无规划的空白。这其中,我们重点突出生命文化园、区级殡仪服务站、镇村公益性生态墓园建设等项目,为殡葬事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保障。目前该规划已基本完成,正在协调纳入区国土空间规划。

四是努力创新,优化殡葬服务。您建议"成立宝幢生命文化园",这与我区正在启动实施的殡葬领域创新工作不谋而合。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区以探索建设五乡生命文化园为切入口,开启了新一轮殡葬改革。2020年12月31日到期的9个公墓已全部收回,暂由所在村托管,实施封闭式管理不再对外经营。"实施殡葬管理规范化改革,启动建设生命文化园,积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被写入《鄞州区政府2021年工作报告》,成为今年我区全力推进改革和治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以来,我区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联席会等多次专题研究生命文化园建设项目。同时,成立鄞州区生命文化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亲自挂帅,下设"一办六组",区委组织部还专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到五乡镇集中办公,全力推进生命文化园项目建设。我区主动对接联系了国内多个殡葬改革先进单位,对有关殡葬改革方案进行专家论证和多方比对,目前生命文化园开发建设模式已基本明确,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实施方案、公墓改造建设样板区实施方案、数字化治理总体方案等均已形成初稿,正在进一步深化。

下步,我区将持之以恒深入开展殡葬领域专项改革,以生命文化园建设为抓手,加快规范殡葬领域服务工作。

一是切实堵住非法经营、违规建墓的根源。到2023年底,将其余经营性公墓分批全部收回。同时严格落实监管执法责任与源头管控,加强殡葬领域专项执法,对违规建墓、非法经营行为露头就打、严肃处置。

二是切实守住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的底线。争取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支持,花大力气推进生命文化园内占地288亩的生态公墓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效缓解殡葬公益服务资源与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快打造殡葬改革生态修复试点样板,通过实地实景宣传展现生命文化园的远期成果,积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因地制宜,分期分步推进老墓区绿化补种,落实新建坟墓绿化配套。

三是切实抓住动态管理、长效治理的关键从殡葬专项规划入手,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进一步推动殡葬行业回归公益属性,实现节地生态、规范运作、便民惠民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从专项整治入手,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为期半年的殡葬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解决殡葬规划布局不完善、公墓违规承包、信息化水平偏低、散埋乱葬、违规兴建扩建、收费紊乱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整肃殡葬服务市场秩序。从建章立制入手,重新修订《宁波市鄞州区公益性生态墓园管理暂行办法》《宁波市鄞州区经营性公墓管理暂行办法》,根据工作实际和现实需求,适时调整、增补相关条文,为殡葬改革和专项整治提供制度约束和政策保障,推动建立殡葬管理长效机制。从数字赋能入手,以数字化改革为新契机,打通与"身后一件事2.0"系统的应用对接,积极推进全区数字墓园建设,实现殡葬服务场景化应用。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殡葬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

2021年5月26日

联系人:钟闽,电话:89295053

抄送:市人大代表人事选举工委,市政府办公厅,区人大常委会,市民

政局,市发改委。

鄞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5月2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