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4号建议的答复

陈云升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的建议》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您的建议我们作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是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必然需求,近年来,市教育局着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体系,完善制度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注重协同联动,着力构建全员参与,学校主体,区域、校际横向贯通,教育、卫健、家庭、社会交融互促的心理健康服务大循环格局。

一、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体制机制

市教育局立足学生健康发展,精准施策,先后制定实施《宁波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宁波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一轮提升计划》、《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统筹谋划和规范指导全市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重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心理辅导室建设,建立健全"全面筛查、发现问题、分析研判、预警处置、干预转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市教育局指导各地相继成立区(县、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全市所有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完善组织架构,加强督导考核,将学生心理危机筛查与干预工作列入区(县、市)教育工作业绩考核,各地教育部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逐步完善市、县、校三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大力推进机构建设标准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机制建设长效化,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市、区(县、市)、社区(学校)三级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体系,共建成各级各类1017个青少年心理辅导机构。

(二)加强创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举措

面对日渐凸显的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加之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进一步为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愈益成为宁波教育人面临的共同任务。在此背景下,2021年8月,宁波市教育局大胆创新,成立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下简称"中心"),助家长教育有方,让学生身心健康。依据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要求,2022年4月,宁波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生成长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快推动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育人方式改革,建构了基于共同富裕"甬有优学"理念下的宁波市新时代中小学生成长指导工作体系。以体系搭建、课程建设、师资培养、资源整合等途径,将成长指导贯穿于青少年生命成长全过程。中心在政策和体制机制上打破了以往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各类关键性指导"单兵作战"的状态,集结了我市专家团队,全面统筹教育资源,通过一站式的"团体服务", 在全生命周期视域下,聚焦青少年各学段成长的关键节点,在理想指引、学业指导、心理教育、生涯引导等方面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支持,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寻找适合每位学生的成长路径,促进中小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对青少年全生命周期的指导服务,不断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三)加强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队伍体系

配齐配强教师队伍,多途径加强专兼职教师培训。五年来全市引进相关专业的专职教师100余名。目前,所有学校至少配备了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219人(普高70人,职高48人,初中69人,小学32人),兼职教师3500余人,同时,督促各地各校按照师生比1:1000(不足千人按千人计)的要求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全市教育系统已经建立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基础、兼职教师和班主任为辅助、骨干教师为引领、管理队伍为保障的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锻造了全员育人团队。强化分类专业培训,构建市、区(县、市)、校三级培训体系,实现教师心理培训全覆盖。每个区(县、市)配齐专职心理教育教研员,建立常态化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及教研机制,各区域建立"片区教研组",强化以片区为单位的校际协同教研,有条件的学校要成立学校心理教研组。目前全市教育系统有1.5万多名取得浙江省ABC级心理健康教育证书的教师。此外,成立了一批"甬老师"工作团队,每个周末开展面询服务、个体辅导,以服务为基础,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同时,组织了面向小学、初中、高中的公益团辅课,聚焦亲子沟通、网络成瘾、手机依赖等家长和孩子相处中的难题。

(四)加强构建规范化预防干预体系

坚持"预防为主",构建规范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力争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及时干预,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守门人。

一是规范心理监测与预警。建立动静结合、全过程、全方位的学生心理筛查制度,全面开展学生心理普查和心理危机筛查工作。建立分类干预工作机制,对心理高危学生制定"一人一策"干预方案,对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建议转介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每年针对春秋季开学前、春夏之交时节、中高考之前等学生心理问题多发的重点时段和重点人群向各地各校发布4-5次心理危机预警通告,各地各校动态关注心理高危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启动应急干预机制;在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心理救援专业人员进修现场评估并提供快速处置与善后处理建议;建立健全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处置机制,明确工作流程,做好心理危机学生的跟踪服务;发挥宁波市中小学心理专职教师"甬老师"心理团队及康宁医院热线志愿者团队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第一时间提供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

二是规范心理危机干预与转介。构建教育与医疗部门有效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成立宁波市学生心理诊疗与研究中心。双方在信息共享、危机转介、进修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嵌入式合作,提供心理评测、心理咨询、亲子辅导等服务,加强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专兼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医教协作,搭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专门开设中小学生心理诊疗"绿色通道",确保有严重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学生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干预。截至目前,通过学校转介,门诊绿色通道已接待389人次,心理咨询绿色通道已接待学生74人次。针对全市中小学校231名心理专职教师,分16批到市康宁医院门诊跟诊及病房见习,实行"导师制"带教模式。整合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专职心理教师等专家队伍,根据青少年不同学龄期间主要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针对学生、家长、教师分别开发不同版本科普宣教材料及视频,共同推进学生心理科普宣传行动。

(五)加强建设多元化青少年心理健康课程

以学生发展及健康成长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元化青少年心理健康课程。依托宁波市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建成"职业启蒙+生涯指导+心育宣教+咨询服务"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开展形式多样、讲求实效的成长体验,打造了"全景式"学生成长主题体验空间;成立"甬老师"团队,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开展"点、线、面"全覆盖式成长指导活动,开设8585成长热线、个别辅导、团体辅导、沙龙活动、科普体验等服务;研发"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云课堂"、"甬心伙伴"自助小程序等课程平台,开发父母成长学院、校园心理剧等课程,为学生成长指导提供资源保障;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的学生成长科普教育,自主开发"聚•成长"微视频,推出"心灵树洞"、"成长有约"等专栏,在青少年成长关键节点为学生成长答疑解惑;组建"润心共情"家庭教育讲师团,近200名成员围绕改善亲子关系、推进生命教育、预防心理危机等方面进行家庭教育宣讲,并接受"点单式"预定。中心聚焦疫情、高考、中考、期末等特殊节点,通过多方平台提供线上线上指导服务,仅在五六月间,提供74次成长指导,接受176起热线咨询。同时,中心协同多方,提供"全方位"团体服务,建成一个惠民服务平台(宁波学生成长指导服务平台)、一个成长助力计划("守护少年的你"中小学生幸福成长计划)、一次心理健康节日(首届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节)、一次助考系列活动("为梦起航,助力中高考"系列活动)。此外,为打造高质量的成长指导特色课程,依托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实体场馆,面向宁波高校选育首批特色课程共建基地,推动大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资源和优势,形成多方参与、路径多元的学生成长指导格局。中心围绕学生健康成长主线,从各层面广泛开展多样的品牌活动,社会效应良好,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21篇,市级媒体报道59篇。

二、下步工作重要举措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联合市卫健委等,通过功能整合、队伍聚合、行动联合,建立医教协同、家校协同、校际协同的心理健康长效工作机制,着力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一)进一步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建设

挖掘和探索大数据技术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的应用,进一步完善学生成长指导一站式公益服务平台的建设。协同联动多方资源,以构建学生"一人一档一画像"为核心目标,跨部门归集青少年心理健康等各方情况,提供青少年总体画像及个体分析,引起学生家长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视,面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预警,及时干预,逐步实现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进一步开展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走进乡村、山区和海岛,面向全市青少年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共同富裕,不断延伸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触角。2021年5月,以流动的"幸福巴士"形式驶入宁海县胡陈乡东仓小学,为全校200余名师生带来了游园、团辅活动和乡村教育论坛,为留守儿童和"小候鸟"等特殊群体送上暖心关怀。当前,基于共同富裕"甬有优学"理念下的学生成长指导工作体系正在初具雏形,将坚持教育所能、学生所需、家长所盼、未来所向,加快推动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育人方式变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

依托家长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持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亲子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讲座,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实施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精品课程建设,建设市区校三级数字家长学校,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家庭教育必修课程,为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数字课程,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向同行;研发出版《爱需要学习-父母24堂成长课》、《中小学生成长指导24节精品课》;持续组织宁波教育大讲堂,实施班主任茶座项目,邀请国内外知名院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专家教授线上线下分享传播,为广大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成长观,着力构建融洽的亲子关系、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四)进一步搭建成长指导工作体系

聚焦各学段青少年成长的关键节点和急切需求,不断完善顶层设计,逐步形成市区校三级全方位多角度联动模式。逐步建成一批市级成长指导工作站,推动学生成长指导教师队伍形成梯队、骨干形成团队;以推进学生成长指导项目研究、促进学生成长指导队伍建设和整合学生成长指导资源为核心任务,创建首批30所有基础、有特色、有成效的示范培育学校;进一步打造高质量的学生成长指导特色课程共建基地,推动大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一体化建设;编制并发布年度课题指南,立项一批学生成长指导专项课题,着力攻关解决全生命周期中学生成长面临的难点、焦点问题,有力聚焦总结学生成长指导的新方法、新机制、新路径、新模式。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宁波市教育局

2022年7月25日

(联系人:余辉;电话:89183362)

抄送:市人大代表人事选举工委,市政府办公室,市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