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障现代渔业创新重大平台创建的建议
领衔代表:柳敏海
案由:现代渔业创新平台是开展渔业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组织渔业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发展和共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基地,肩负着源头创新、开展前瞻性研究、组织开拓性工作的重要使命;是组织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和技术集成与示范的主要基地;是服务社会渔业生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公益体系。目前我市创建现代渔业创新重大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对创建渔业创新重大平台未体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如:从全国各级平台层级来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主导地位,比例最高。我省在组织申报工程技术中心时充分考虑了各行业的发展具体实际,各省级部门均可推荐申报。而我市在组织申报时也许受推荐名额的限制,通知中明确了申报推荐部门,农业农村局不具备申报推荐资格。在渔业相关的重大平台申报时,在区(县)推荐时渔业平台与二产、三产业同台竞技时,忽视渔业作为一产的食物功能、原料功能,忽视渔业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纯粹以产值创造、研发投入以及对地方税收贡献来考量。
2.布局系统性不足、渔业顶级平台不多,与建设种业强市定位不够匹配。
平台发展之根本是与学科建设、区域分布、产业链条等各个方面相协调,共同作用,促进渔业平台创新发展。我市渔业平台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方面均为空白,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也凤毛麟角,多个优势和特色学科未能占领高水平平台,与建设种业强市定位不匹配。
案据:1.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由此把农业强国建设正式纳入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战略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均聚焦补齐源头创新短板,大力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夯实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攻关的基础,建立健全层次清晰、功能互补的创新平台体系,支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围绕现代种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优势领域,在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智能育种、新一代杂种优势育种、作物生产现代化、养殖业现代化、农林生物灾害防控、智能农业装备、农业绿色发展、农产品现代化加工等方向,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宁波农产品名片。
建议市发改委会同农业农村等部门,围绕渔业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渔业创新平台的整体布局,使科技创新更加主动地服务于渔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具体建议如下:
1.加大力度进行顶层设计、强化整体战略布局。
建议围绕国家战略以及种业强市发展定位等需求,将渔业创新发展的整体布局方针进行强化,制定我市渔业创新平台的发展规划和系统地进行布局,指导建设出支撑有力且具有科学布局的高水平渔业创新平台体系。
2.集中推进一批高层次平台建设,提升渔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建议围绕绿色生态发展、种业振兴、智慧农业等国家重大工程,依托现有优势资源,凝炼重大渔业科学问题,争取建设一批省部级乃至国家级渔业高层次创新平台,如渔业种业工程研究中心、渔业绿色养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数字化渔业工程研究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