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区块链建设的建议


背景:

自我市2010年9月在国内率先系统提出智慧城市发展战略以来,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智慧物流、智慧健康、智慧社会管理、智慧软件研发等一批重点项目取得明显成效。但是随着当前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迭代,加速社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按照省委省政府“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总体要求,结合市政府《数字宁波建设规划(2018-2022年)》文件,对宁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市智慧交通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基于交通行业的条块分割任然较为严重,公交、地铁、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各成体系,数据的一致性、标准化程度不高,行业间数据共享以及行业协作存在较大矛盾。

案由:

外部环境的数据访问带来的安全问题。

传统的交通出行平台、信息访问平台等,由于需要对外开放,易受到外界攻击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建设成本高,安全压力大,随着大量的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暴露在公共区域,导致其受到网络攻击的风险大大提高,数据污染、恶意终端接入、APT攻击等问题日趋严重。数据和系统保密性及完整性会随时受损。

(一)行业间数据存储的孤立性带来信息孤岛问题。

交通行业以及相关部门的传统平台标准化程度不高,相关系统的建设均基于本部门的业务需求而没有考虑到行业间、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数据分析一般基于行业单一维度,数据分析质量和深度已无法实现高质量的分析与预判。导致各行业平台系统之间数据的共享访问壁垒较高,且无法形成应急联动,失去原本各行业间应有的基于数据共享的预警和防范作用。

(二)数据流通流程复杂,分析处理效率低。

在智慧交通领域,系统的数据存储只能做到数据的垂直集中存储,不能做到相关行业单位对感兴趣数据的准确、高效的分析决策,无法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夸交通工具的数据结算和公共服务部门的安全应急处置等问题。

(三)数据采集以被动归集为主,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不高。

基于公共服务的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交通行业参与单位只能采集到自身的数据,跨部门间的数据归集往往采用集中统一存储的方式,且及时性以及数据的准确性普遍不高,同时数据以及服务处理的中心化还存在巨大的技术风险和安全性风险,政府相关部门需要花大力气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以及防止数据泄露等方面的工作。

区块链技术天然具有去中心化和分布式记账、存储的优势,同时通过有效的加密技术保证参与方的数据安全,对某个节点的攻击以及业务故障完全不影响整个区块链的工作,同时通过时间戳机制保证了相关行业、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提供数据的准确性及防篡改性。为此,借助于区块链技术,可以对传统的交通出行应用进行区块链改造。

建议:

一、推动出行人群的交通出行支付信息上链解决移动支付换乘优惠及地铁P+R问题

出行人群作为交通出行的主要参与方,主要关心在交通出行过程中是否能以便捷、高效的方式完成每次出行,宁波市政府基于保障民生的角度在交通出行过程中叠加了多项便民、利民措施,如基于传统卡片的公交换乘优惠,公交轨道混合出行的联乘优惠等,但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交通出行的支付方式除了传统卡片外,基于二维码、各种PAY的移动支付日益普及,在给出行人群带来多样化的支付体验的同时,由于相关的网络限制以及基于线上换乘优惠规则的复杂性,换乘优惠等惠民措施没有很好的惠及采用新型支付方式的出行人群,通过将出行的支付信息上链,将出行的支付记录作为区块链的账单登记在交通出行区块链中,能解决支付记录优惠计算的中心化问题以及优惠信息的防篡改问题,为实现线上换乘(联乘)优惠以及地铁、停车联通的线上P+R的实现带来另外一种解决方案。

二、结合物联网技术,推动交通工具、支付场景的上链解决交通出行中人、交通工具以及交通沿线商业价值挖掘的问题

在传统的交通出行方案中,交通工具仅作为交通出行的承载方,公交公司及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对交通工具管理也仅是做孤立的设备调度以及基于交通工具本身的管理,并没有将交通工具与相关的使用人群做很好的关联与匹配,通过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并借助与4G以及5G传输技术,GIS技术,将交通工具与出行人群做紧密绑定,将交通出行的人、车、支付行为、商业支付场景相互结合,相互赋能,形成了一个可追溯、立体化,多维度的出行信息综合体,为定制公交线路的选定、大客流的预报、交通沿线商业综合体开发以及商业支付的引流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三、推动政府公共服务与交通出行信息相结合,解决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以及公共安全事件的人员查询、定位问题

每天海量的出行信息构成了基于人、交通工具以及支付的海量数据信息,这些信息目前只存在于交通出行的运营企业以及相关的交通主管部门手中。但是基于每日高频的出行信息,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以高效的绘制基于人员出行信息的人物画像,政府公共服务部门要访问相关的交通出行数据的传统方式主要基于零星的数据查询以及基于非实时的数据归集。针对公共事件响应的及时性以及对趋势的预判性较差。借助区块链技术,将政府公共服务于交通行业区块链相结合,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共享性、查询的便利性、隐私保护以及去中心化等点,公共服务部门可以在依托交通出行数据的人员查询认证问题能力、以及基于公共安全事件的人员查询以及定位问题能力得到长足的提高,同时,将政务服务的信息与交通出行的区块链相融合,形成一个联盟区块链,交通出行行业也能解决人员的实名认证问题、数据流转的有效性问题,为实现更大范围的数据共享提供有利条件。

基于区块链技术对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的巨大促进作用,建议对基于智慧出行、智慧民生的区块链技术做探索性开发,首先建立专注于交通出行的区块链基础支撑体系,为立体化、多维度,可追溯的政务服务区块链建设做前期的准备工作。从而实现通过区块链技术助力宁波市在交通出行的民生的改善和政府公共服务效能的提高,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改善政府相关部门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为打造幸福宁波、平安宁波提供科技助力。

以上议案,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