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宁波高速路网的建议
领衔代表:汪海明
2019年5月,国家制定了《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为主题谋划了"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宁波市积极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浙江交通强省战略部署,明确要求将宁波市综合立体交通网于国家、省综合立体交通网相衔接,这对宁波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一是从交通强国战略角度看,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二是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求看,对标及引领国际更高水平,构建更高质量一体连通的对外运输大通道。三是从宁波融入都市圈发展角度看,促进宁波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金义都市圈、温州都市圈的联系,推动宁波综合交通路网与国家、省、市立体交通网络相衔接。"十四五"宁波将初步建成高水平交通强市,全面搭建长三角城市群交通网、都市圈交通网、市域交通网,并将加快形成宁波至长三角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宁波至上海以及宁波都市圈内部的"1小时交通圈",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打造"外联内畅"更具辐射力的长三角金南翼综合枢纽。
目前,宁波对接浙西、浙南方向,仅有甬台温、甬金、甬台温复线高速三条高速公路,从空间布局来看,三条高速均为纵向,西北侧受地形限制与余姚、杭州高速绕行较远,东西方向沿海乡镇与北仑梅山、穿山等港区的疏港运输不够通畅,整体对外交通能力较弱。从交通流量来看,甬台温、甬金已经饱和。因此,为加快完善宁波高速公路路网,建议:
一、加快启动建设象山湾疏港高速三期(甬金衢复线)
象山湾疏港高速是浙江省、宁波市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路段,也是实施甬金高速扩容、提升甬金通道疏港交通能力的关键路段,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宁波都市区和金义都市区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扩大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辐射能力,缓解现状甬金高速也将改善奉化南部山区对外出行不便的交通现状。疏港高速一期已开工建设,疏港高速二期塘溪至下陈段已完成工可评审。疏港高速三期正在线位研究。
建议加快推进象山湾疏港高速三期(下陈至甬金高速段),十四五期间早日开工建设。
二、加快启动建设象山港二通道高速。目前宁波城区南北向高速通道仅有甬台温高速及甬台温高速复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两条南北向高速通道交通也日益拥挤,为加强象山港两岸之间、三门湾区域与宁波市中心城区之间交通联系更加紧密,满足沿线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亟需规划建设新的高速公路通道。
象山港二通道高速项目起点位于宁波绕城高速朝阳互通,经西坞、裘村,在奉化规划阳光海湾度假区东侧入海跨越象山港,在西周下沈港东侧上岸,经宁海力洋,终点接甬台温高速复线明港枢纽,路线全长约74公里,总投资约286亿元。二通道作为宁波市高速公路网新增的一条南向射线,与规划的沪甬跨海交通通道、余慈中心连接线、余奉高速、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共同形成新的东部沿海"南北大通道",完善了宁波市高速公路网络,对推动宁波都市圈区域联动、促进象山湾和三门湾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减轻既有路网压力均具有重要作用。
建议提前象山港二通道建设时序,列入"十四五"期间建设,尽早发挥宁波二环高速公路功效,缓解宁波绕城西段和象山港大桥交通拥堵问题。同时,将成为沿线奉化阳光海湾旅游度假区、象山西周片、宁海三门湾区域的交通疏解通道,满足旅游交通快速出行的需要,促进奉化、象山、宁海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同步实施G15沈海高速公路改扩建及世纪大道南延目前,G15沈海高速宁波段已经通车超过20年,根据交通量观测,全路段日均交通量接近5万辆,高峰日已达6万以上,已达到四车道所能适应的交通量上限,是一条"超饱和"大通道。且随着经济的发展,G15沈海高速高路堤形成的地理空间上的阻隔效应也越来越明显,现状高速像一堵城墙严重阻隔了鄞州、奉化东西向的联通及地区的平衡发展。拓宽改造已迫在眉睫。
为了提升通行效率,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打开物理阻隔,打通区域东西向快速通道,完善区域路网盘活区域土地,提升土地利用率和商业开发价值。建议对G15沈海高速公路宁波东出口至奉化火车站段进行抬升改造,同步实施G15沈海高速公路改扩建及世纪大道南延。新建高架置换成高速通道,原甬台温高速变身成为城市快速通道(世纪大道南延),实现交通通道资源有效整合利用。